CSS Animations vs Web Animations API
上周,我写了一篇关于如何使用CSS制作bitsofcode logo的动画效果。之后收到一些建议,尝试比较一下CSS动画和Web Animations API。所以今天写了这篇文章。

上周,我写了一篇关于如何使用CSS制作bitsofcode logo的动画效果。之后收到一些建议,尝试比较一下CSS动画和Web Animations API。所以今天写了这篇文章。
上一节中学习了Canvas的图像合成,通过图像合成的技术可以轻易的实现类似于刮刮卡的效果,其实除了实现刮刮卡的效果之外,还可以使用这种技术制作类似于探照灯的效果。
合成是指如何精细控制画布上对象的透明度和分层效果。在默认情况之下,如果在Canvas之中将某个物体(源)绘制在另一个物体(目标)之上,那么浏览器就会简单地把源特体的图像叠放在目标物体图像上面。事实上,它和CSS中的混合模式非常的类似。简单点讲,在Canvas中,把图像源和目标图像,通过Canvas中的globalCompositeOperation
操作,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。
流体排版这一词似乎看上去有点陌生,在英文中常把他称之为Fluid Typography,当然也有很多朋友称之为流体字号(Fluid Size)。大概的意思就是Web排版中的font-size
会根据浏览器窗口的大小自动改为。
2014年@Marcin Wichary在Medium分享了如何更好的突出链接的下划线效果,@Mary Lou更疯狂的制作出了一个Demo,这个Demo展示了多种突出链接的效果,有些是使用的背景色,有些是使用不同的下划线方式。那么,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在Web中,如何更好的美化下划线的效果。
了解CSS的同学都应该知道,CSS是由Cascading Style Sheets三个单词首字母组成,简单的讲就是层叠样式表。事实上,在CSS中,层叠(也有同学称之为级联)也是一个非常基础,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。只有理解了层叠这个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和使用CSS中的每一个属性。话又说回来,既然是一个基础概念,懂CSS的同学都知道,那还有必要来说这个吗?那我就得问一下了,你真的懂CSS中的层叠,能使用好CSS的层叠吗?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自信,那不仿花点时间来阅读这篇文章。
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CSS Grid布局的相关教程在互联网上就铺天盖地,可谓是声势浩大。就针对于Web布局而言,个人认为Grid布局将是Web布局的神器,它改变了以往任何一种布局方式或者方法。不管以前的采用什么布局方法都可以说是一维的布局方式,而Grid最大的特色,采用了二维布局。@Rachel Andrew也一直致力于完善Grid的规范。
今天我们来介绍CSS中的一个新属性flow-root
。这个属性是CSS Display Module Level3中的一个属性。简单讲这个属性是display
中的一个新属性,对于display
属性,大家熟悉的可能是常见的几个属性,比如block
、inline
、inline-block
、flex
、grid
、table
和table-cell
等,其实除了这些常见的属性值之外,还有很多其他的值。如果想了解更多,那可以点击这里阅读。
今天,CSS处理器已是Web开发流程中的一个标准。预处理器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它们能够使用变量。这可以帮助你避免复制粘贴代码,也简化了开发和重构。我们使用预处理器可以存储颜色、字体和布局等细节——一切我们想使用的CSS都可以。
前面的课程我们学习的都是如何在Canvas中绘制图形,但很多时候,除了绘制图形之外还有很多情景要同文本打交道。不过在Canvas中到目前为止只提供了一些必备的基本功能,例如文本的描边与填充,向Canvas之中放置文本,以及用像素为单位来计算任意字符串的宽度等。接下来的内容,我们就来了解在Canvas中怎么绘制文本以及一些基本的操作。